陈剑华: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与中国精神卫生事业一同成长

   2019-11-18
字体大小:

总是去安慰,常常去帮助,有时去治愈。100 多年来,特鲁多医生的这段墓志铭成为了精神科医生身体力行的实践准则。

为鼓励更多的人加入精神卫生领域,宣扬优秀青年医生的奉献精神,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主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承办的「中国精神医学杰出青年医生」评选经过多维度综合评审,6 位杰出青年医生脱颖而出。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剑华作为获奖医生,在颁奖仪式后与丁香园聊起了他的从业经历与感悟,他用朴实平凡的语言讲述着 25 年如一日的医者仁心。

图片1.png
陈剑华
单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科室         精神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伦敦国王学院博士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2018 年获「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一个电视角色让他自愿与中国精神卫生事业共成长

陈剑华走上精神卫生之路,完全是自主的选择。启蒙他的是一部当年众多国人心中的童年神剧——《成长的烦恼》,爸爸杰森·西佛这个心理医生的角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4 年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陈剑华跟随自己的梦想,选择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做精神科医生。

陈剑华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入职那年的 7 月,老院长王祖承教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新职工培训会上,分享了自己选择精神科的心路历程,「他引用了雨果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这句话在此后十几年里,给了陈剑华很大的精神力量。

在过去,精神科医生接触更多的是像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重型精神障碍。近些年来,陈剑华明显感觉到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患者的就诊率明显上升,患者主动就诊的意识越来越强。社会对精神医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让他颇感欣慰,也让他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与挑战。

以前,临床医学毕业生很少会选择精神专科作为进修或者研究方向,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资源主动加入到精神卫生事业队伍中,已凝聚成一股雄厚的新生力量。「我们精神科医生和其他医务工作者一样,兢兢业业地在专业领域探索学习、突破创新,致力提升整个学科,乃至整个社会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于是,陈剑华选择继续深造。他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完成了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阶段的学习,又去上海交通大学攻读了生物学博士,从临床走向了基础研究,再由基础回到了临床。此外,他还曾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习,又获得 K.C. Wong 奖学金资助前往伦敦国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以「成为一名好的精神科医生」的初心,探索「比天空更广阔的人的心灵」。

15 年从医,他体会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除了临床医疗,医生的另外一件大事便是搞科研。陈剑华总爱从临床中找寻科研的灵感,同时也将科研成果用于解决临床中碰到的问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与帮助。「科研不只是为了发表文章和获得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为了做一些真正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情。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陈剑华也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谈及科研,陈剑华引用了一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院士的一句话:「科技创新是九死一生的活。」科研之路坎坷崎岖,付出的精力与时间往往没有回报,投出去的论文也石沉大海,很有挫败感。但「有时科研也要争分夺秒」。他回忆到,有一次他们团队的论文已通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二审,但最终被国外其他团队率先发表了一篇同样结果的文章,失之交臂。

诸如此类的科研失败案例比比皆是,但陈剑华表示作为一名医生要以「大医精诚」为目标,药王孙思邈所提到「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同样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学院精神,它被镌刻在石碑上,也刻在了学生们的心中。「医者仁心。做为医生,要有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他认为除了医术要精湛,医德对医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科研之余,陈剑华会参加一些教学或者科普宣传的工作,「传递思想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带来新的希望」。这是他的美好愿景,也是他的医德所在。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八个字是陈剑华赠予青年医生的建议。在他看来,青年医生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做到临床与科研齐头并进。一旦做了决定,就要静下心来,要沉淀下来,认认真真地履行医生的职责。

现阶段,我国精神医学的整体水平正处于稳步提升、不断追赶的阶段,甚至在某些硬件、基础研究方面超越了国外水平,成绩斐然。但陈剑华认为,虽然中国人口基数大,患者数量多,但与国外相比仍缺乏大样本人群的长期随访,临床研究还待进一步提高。

「我希望能与中国精神卫生事业一同成长。」随着社会发展与日益增加的大众需求,陈剑华期待着自己的从医之路赋予他更为重要的使命。



编辑: dxy_m4jq72c8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