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合一」持续加速|永慈呼吸机脱机中心

   2019-07-08
字体大小:

电影《阿甘正传》里,主人公不畏艰难疾步奔跑的画面曾深入人心,成为那个时代颇具正能量的励志楷模。今天,物联网深入生活的大环境下,一场关于大健康产业深耕的探索也如同「阿甘」一般不断加速。

微信图片_20190708144825.jpg

以物联网思维为切入,物联网医疗服务的迭代路径同样遵循「人联网」的创新主张,通过连接患者情感挖掘患者需求。在此期间构建的医疗平台,不断进行物联网模式探索,这恰恰是物联网医疗服务不断迭代的体现,同时也是「医患合一」持续深化的代表。以上海永慈康复医院打造的三个「爆款」,直指患者体验迭代。

爆款专科,打造专科高点

在当下医疗环境,一床难求是普遍痛点,尤其在重症康复领域,常规康复医院承接能力有限的现状大大削弱了患者康复体验。同时,在传统医疗模式下,重症监护治疗往往与康复阶段分离,两者没有实现有效衔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康复时机,不利于患者康复。

针对上述行业痛点,永慈在建立之初,便提出围绕重症康复打造专科高点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成为康复领域的标杆。同时在医疗团队建设中,永慈以链群为切入,在行业内首创康复团队并将串联协作变为并联协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积极提高患者疗效。

一位曾被医生告知无法治疗的患者在进入永慈后,生命体征微弱。在对其进行检查后,永慈立刻组织医生护士对患者实施 24 小时连续护理治疗。经过医疗创客们的努力,患者 2 周后生命体征平稳。随后康复师介入呼吸训练,使患者 3 周后脱离呼吸机,1 个月拔除气管套管出院。患者病情回转的案例让永慈赢得了患者口碑。

爆款场景,全方位迭代体验

在重症康复领域,心肺康复是其中的前沿,而针对心肺康复的呼吸机脱机治疗长更是重中之重。相比国外,我国在此领域起步较晚,传统重症病房往往全封闭、无时差,患者卧床时视野受限且治疗环境嘈杂。在这种较差的体验中,患者心理上也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和孤独感,同时极易产生各种并发症状。

针对这一系列痛点,永慈率先以床位、呼吸机等资源抢入为抓手,并联医疗节点小微共创,打造呼吸机脱机中心。在此期间,围绕患者需求打造的全新场景从各个环节上改善患者体验,力求让患者在身体、心理上同时得到康复。

一位从其他医院重症病房转入永慈的患者在进入永慈时,深感求医无门,情绪消极。永慈医疗创客为其定制了一套康复方案。从床上运动训练开始,为患者改制的病床让其能够坐起来接受治疗。医护人员推着患者到室外接触阳光的创新做法让患者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信心倍增。在患者逐渐积极的态度下,脱机治疗达到了每天 6 小时。

在身体康复和心理关怀双重作用下,患者从卧床不起变为坐起来、站起来、走起来。这一巨变不仅让患者激动不已,在医护团队内部也产生巨大震动。大家从最初关注患者生命指标逐渐上升到关注生命质量,即不仅让患者活下去还要活得有尊严。

爆款生态,加速物联网创新 

建立行业首创的呼吸机脱机中心,上海永慈康复医院的创客们看到了解决行业痛点的更多可能。

在重症领域,医疗设备最为集中。传统模式下,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自设备报警开始,要经过陪护、护士、医生、科主任、外科专家层层传递。医术最高的人往往最后了解到病情,这大大延误了病情处理。

为此,永慈通过链接心电设备、呼吸机设备共创方,实现重症病房里心电监护仪和呼吸机的连接,并在院内完成跨楼层互联,让 ICU 能够实时监控不同病区的重症患者。当出现报警时,所有相关医护人员包含专家在内都能通过 APP 了解患者情况,并在线给与处理建议。

微信图片_20190708144900.jpg

一位 85 岁的患者因慢阻肺、肺心病等进入永慈治疗。某日,这位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外科专家第一时间在线了解到患者情况,指导当班医护人员介入呼吸机治疗并采取相关抢救措施。由于处置得当,患者化险为夷。而这正是物联网模式创新下,数据共享的结果。

通过生态共创,永慈不仅让患者病情得到实时监护,更实现了家属探视、看病预约、初步诊疗的在线化升级。在链接共创方资源的作用下,永慈把物联网设备变为连接人,传递温暖的情感传感器,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如今,上海永慈康复医院重症康复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通过三个行业首创,即医疗并联、呼吸机脱机中心和正在落地的物联网+脱机中心,永慈实现了医疗模式迭代、患者体验迭代、行业口碑迭代的多维度升级,再次印证了「医患合一」模式具有高度可复制性。

物联网医疗服务探索虽然刚刚开始,但却以高起点高标准为之。在大健康产业升级的未来实践中,生命健康这一永恒主题也将涌现更多精彩故事。

本文图片及文字均来自上海永慈康复医院。

编辑: dxy_n8rw73zq    来源:上海永慈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