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腺肌症是怎么回事,是肿瘤吗?

作者:丁香园    2021-06-16
字体大小:

随着人们体检意识的提高和影像学检查的进步,胆囊腺肌症这个名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临床上经常碰上有的病人带着检查报告就来了,有的人神情紧张,不知所措;还有的人马虎大意,不当回事。两者态度都不正确。

那么,胆囊腺肌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和癌症的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癌前病变? 下面将做一解释。

01 什么是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是胆囊的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增生性病变,由于胆囊黏膜增生、平滑肌增生、神经纤维异常增生等原因导致胆囊壁肥厚,同时增生的黏膜上皮陷入肌层从而形成一种叫罗阿氏窦的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胆囊这个袋子变厚了,也可能是局部变厚,也有的弥漫性变厚,但是这种「变厚」是一种增生,既不算单纯的炎症,也不能说是肿瘤样病变,而且这个袋子内部也不是平整的,而是有一些陷下去的「坑洼」,胆汁就会滞留在这些坑洼里,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胆结石。

根据增生的位置不同,可以把胆囊腺肌症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局限型。

02 胆囊腺肌症的病因是什么?

胆囊腺肌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可能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胆囊内压力升高:

如果胆囊内的平滑肌不能正常收缩,胆囊排空障碍,胆汁排不出去,胆囊内的压力就会升高,袋子内装的东西多了,那为了不使袋子破裂,那不就得用一个厚一点的袋子?于是胆囊黏膜上皮和平滑肌增生, 胆囊壁增厚,另外由于压力升高,就把胆囊黏膜压到胆囊肌层内,这也与罗阿氏窦的形成有一定关联。

(2)胆囊结石、胆囊炎等长期刺激使胆囊壁黏膜上皮异常增生, 并深入肌层形成罗阿氏窦,窦内的结石或细菌可引发炎症, 又刺激窦上皮的增生和周边平滑肌纤维的异常增生, 从而形成局限型、弥漫型或节段型病变,事实上,胆囊腺肌症常常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等同时出现;

(3)先天性因素:

有研究发现,胚胎期一个叫胆囊芽的结构发育不全与胆囊腺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03 胆囊腺肌症有哪些症状?

胆囊腺肌症的症状与胆囊结石、胆囊炎比较类似。有些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只是体检发现;而有些患者常常会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右肩部放射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对脂肪食物不耐受等症状,实际上是慢性胆囊炎的症状;还有少数患者并发急性胆囊炎发作的症状。

04 胆囊腺肌症如何诊断?

胆囊腺肌症的患者如果胆囊无明显炎症、胆囊功能良好,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如果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就表现出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和体征。目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基本可以确诊大多数的病例。

B 超是最常见的首选的发现胆囊病变的检查方法,因为简单无创,诊断敏感度高,又可以反复检查。其他如 CT、磁共振 MRI 等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但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候胆囊底部囊泡样结果,会被认为是局部囊壁增厚而诊断为胆囊腺肌症可能。临床上确定常常需要多种检查方法相互验证方可做成诊断。

05 胆囊腺肌症是胆囊癌吗?

关于胆囊腺肌症是否会演变为胆囊癌,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大部分专家认为,胆囊腺肌症属于一种癌前病变,而且像胆囊炎、胆囊结石这些胆囊腺肌症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因为胆囊癌发现晚、预后差,对于合并胆囊癌高危因素的病变应该及早处理。

这些因素均能导致胆囊黏膜上皮和平滑肌增生、胆囊壁增厚, 黏膜上皮向胆囊壁内凹陷形成罗阿氏窦,而这些也是胆囊癌形成的重要因素。

也有些专家认为:

①大部分胆囊腺肌症仅表现为胆囊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 并未发现癌变

②一些胆囊癌患者中常常发现突变的基因在胆囊腺肌症患者中病未发生突变。还需要大宗病例的随访和前瞻性的研究证实。实际上,由于很多胆囊腺肌症合并结石,并发慢性胆囊炎,常常需要做胆囊切除,从而对这部分人胆囊腺肌症的变化过程,缺乏了远期随访资料。

总之,就目前证据而言, 胆囊腺肌症不是胆囊肿瘤,这是明确的;但胆囊腺肌症是不是会癌变,还在研究观察中。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胆囊腺肌症病人,比如增厚明显、不规则、血运丰富、逐渐增厚且症状无变化,建议还是及早到医院就诊,请教专科医生的意见。

06 胆囊腺肌症如何治疗?

尽管目前不能认为胆囊腺肌症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但是对那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囊壁不规则增厚、60 岁以上的节段型患者,应尽早行手术切除,对怀疑有癌变情况的手术中还需做冰冻病理检查,如有癌变需扩大手术切除范围。

常选用的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考虑到胆囊切除易出现术后并发症, 需要明确手术适应证。对无症状的胆囊腺肌症患者, 建议每 3~6 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

总之,胆囊腺肌症是胆囊壁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很多患者可以随访观察、不予处理,所以不必过于紧张;,但也有些患者需要及早手术、严防癌变,这部分患者朋友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早复查就诊。欣慰的是,对于可疑癌变或者有癌变倾向的胆囊腺肌症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就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简介

施宝民,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 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各类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简介: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 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4 年赴法国欧洲微创外科中心进修腹腔镜外科。2007 年~2008 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在德国洪堡大学 Charite 医学院作访问学者,并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普外科尤其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及其微创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于肝胆胰及消化道肿瘤、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微创外科技术有较深入研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师从著名外科学家、欧洲外科学会主席 Neuhaus 教授。开展各类腹部大型复杂及微创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数千例,以创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远期临床效果好为特色。

近年来相继开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精准半胆或肝段切除术、部分脾切除术、合并部分肝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合并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扩大根治术等多种新术式,赢得国内外同道的认可及广大患者的好评。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可以熟练应用于各类肝胆胰脾及胃肠外科手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胰腺肿瘤切除,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下脾脏切除及脾段切除术等,积累了丰富经验。还开展了经脐单孔胆囊切除、肝囊肿切除等单孔微创外科手术。不但见效快,同时疤痕小或者无疤痕,做到了术后较好的美容效果。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 10 项。多次赴欧美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大会发言。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多项。国内外发表论文 100 余篇,SCI 收录杂志 20 余篇。主编专著 2 部,副主编 2 部,参编专著 10 部,英文专著《Liver cancer: new research》在美国 NOVA 出版社出版。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编辑: dxy_lfh6xyg3    来源:上海市同济医院

  • 程黎明 骨科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师从我国著名骨科专家贾连顺教授...

  • 靳令经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副主任。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基础研究及神经康复新技术研究,擅长复杂性运动障碍病的高选择性肉毒毒素治疗技术...

  • 骆纯 神经外科中心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神经外科主任,兼任上海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 吴文源 精神医学科 主任医师

    从医执教 54 载,获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奖」和「心身医学终身成就奖」,在成功老龄化机制研究、旅途精神病、中国人心理量表常模研制及应用和社会精神医学等做...

  • 陆峥 精神医学科 主任医师

    从事精神医学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30 余载。作为同济医院特色学科的引领者,在医教研防等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长期致力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精神卫生工作...

  • 刘学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现任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兼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兼副组长,中西医结合学会冠心病介入组长,美国(FACC)和欧洲心脏病学院委...

  • 吴先正 急诊医学科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30 年,对内科急危重症救治、疑难杂症的处理,尤其在内分泌代谢急症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上海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罗明 老年医学科 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于 2000 年至法国马赛心血管中心访问学习,曾先后担任同济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目前为上海市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委...

  • 祝德秋 药剂科 主任医师

    现任上海市同济医院药剂科主任。上海市药学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药史专业委员会、临床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会、抗癌协会肿瘤药学专业委员会等委员...

  • 陈百先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师从十大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传承颜老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在学习与继承的基础上,历经数十年的中医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