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怎「藏」胰腺里?

作者:丁香园    2021-04-16
字体大小:

张先生,年过 7 旬了,4 个月前因直肠巨大管状腺瘤,在外地做了直肠肿瘤切除、回肠造瘘术,准备术后 3 个月做造瘘口还纳术。1 月前体检时腹部彩超发现胰腺体尾部有个核桃大小的肿物,医生建议他尽快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早就听说胰腺肿瘤,恶性程度高,发现晚,总体生存率低,预后差。张先生忐忑不安,几经周折,多方了解,预约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施宝民主任的门诊。

施主任建议他做一个增强 CT 和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正常,但胰腺体尾部确实有一个核桃大小的肿瘤,称之为占位性病变,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胰腺内副脾不能排除。

尽管综合影像学和血肿瘤标志物结果,考虑良性病变可能性大,这种情况,既可以手术治疗,也可以在排除恶性的情况下密切观察。张先生还是觉得一个不该有的东西长在胰腺上,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儿,还是趁着身体条件还可以,尽量及早住院手术。而且腹壁的肠造瘘也要还纳归位,也需要手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采用最先进的 3D 腹腔镜技术,施宝民主任在团队成员陈泉宁、林锐等医师的通力合作下,由于原来做过直肠的手术,腹腔内黏连较重,术中分离黏连,精细解剖,顺利完成了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既切除了病灶又成功保留了脾脏;同时将回肠造瘘切除并成功还纳,一次手术解决了两个问题。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显示:胰腺组织内异位脾组织。确定不是恶性肿瘤的欣喜之余,张先生就纳闷了:我的脾脏为什么会长到胰腺里呢?

原来还有藏在胰腺里的脾组织。人的脾脏位于左上腹肋弓的后方,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在胎儿期具有造血功能,出生后造血功能减退,主要作用是储存血液、过滤血液及免疫功能。

人体在发育过程中,没有绝对精巧的按部就班,常常有些意外,医学上叫做变异。正常脾脏的位置之外具有的脾脏组织或者包块,就称之为副脾。

副脾的发生率为 10%~30%,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脾门、脾血管、胰尾部、沿胃大弯的大网膜、小肠、结肠系膜。体积可大可小,大的可如蛋黄大小,小的就像花生米,小的居多;可少可多,少的就一枚,多的可以 3~5 枚,少的居多。

长在胰腺表面包膜上的,容易辨认;若长在胰腺实质内,则与胰腺本身的内分泌瘤很接近,影像学上很难鉴别,经常被误诊为胰腺的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张先生的病情就是如此。

如果明确诊断为副脾,一般不需要手术。若副脾体积较大、发生扭转、破裂出血、导致肠梗阻等情况则需要手术治疗。得益于现代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3D 腹腔镜的推广应用,很多病灶可以在腹腔镜手术下得以顺利切除,使得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人体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既有普遍的共性,也有个体的差异,常常是对医者和患者双方的共同挑战,需要双方齐心协力,才能战胜病痛。原来藏在胰腺的脾脏就是因异常发育、偷偷溜到胰腺内的脾脏组织,虽酷似胰腺肿瘤,但也能得到精准处理,所以不必担心。

作者简介

施宝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领域:擅长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各类胆石症、胆道畸形、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主要从事普外科尤其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及其微创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于肝胆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术、肿瘤的转移和侵袭性机制、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微创外科技术有较深入研究。

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师从著名外科学家、欧洲外科学会主席 Neuhaus 教授。开展各类腹部大型复杂及微创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数千例,以创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远期临床效果好为特色。

近年来相继开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精准半胆或肝段切除术、部分脾切除术、合并部分肝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合并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扩大根治术等多种新术式,赢得国内外同道的认可及广大患者的好评。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编辑: dxy_lfh6xyg3    来源:上海市同济医院

  • 程黎明 骨科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师从我国著名骨科专家贾连顺教授...

  • 靳令经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副主任。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基础研究及神经康复新技术研究,擅长复杂性运动障碍病的高选择性肉毒毒素治疗技术...

  • 骆纯 神经外科中心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神经外科主任,兼任上海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 吴文源 精神医学科 主任医师

    从医执教 54 载,获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奖」和「心身医学终身成就奖」,在成功老龄化机制研究、旅途精神病、中国人心理量表常模研制及应用和社会精神医学等做...

  • 陆峥 精神医学科 主任医师

    从事精神医学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30 余载。作为同济医院特色学科的引领者,在医教研防等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长期致力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精神卫生工作...

  • 刘学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现任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兼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兼副组长,中西医结合学会冠心病介入组长,美国(FACC)和欧洲心脏病学院委...

  • 吴先正 急诊医学科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30 年,对内科急危重症救治、疑难杂症的处理,尤其在内分泌代谢急症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上海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罗明 老年医学科 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于 2000 年至法国马赛心血管中心访问学习,曾先后担任同济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目前为上海市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委...

  • 祝德秋 药剂科 主任医师

    现任上海市同济医院药剂科主任。上海市药学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药史专业委员会、临床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会、抗癌协会肿瘤药学专业委员会等委员...

  • 陈百先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师从十大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传承颜老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在学习与继承的基础上,历经数十年的中医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