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大便有这些变化,预示着大肠癌的来临!

作者:丁香园    2021-04-21
字体大小:

前段时间,小编的一个朋友突然很难为情地凑近我耳边说:「这两天大便总出血 会不会是肠癌啊?」

好家伙,这可把我吓坏了,赶紧带着他去我们医院检查,还给他安排了肠癌早筛。结果,只见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你这是痔疮 注意饮食」

啊这...

尴尬的我们差点抠出三室一厅,随后赶紧拿着药,风驰电擎一般跑出了医院。

这件事虽然有惊无险,但是,也给我们敲响了大肠癌的警钟!一直以来,说起结肠癌,大家可能会觉得它离我们非常遥远。

但其实,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天超过 1 万人被告知要面对癌症。其中,结直肠癌是全球第四大致命癌症,每年约有 90 万人死于结直肠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而且更是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人患上癌症早就不是个例了。

之前 ,《黑豹》男主角患结肠癌去世,年仅 43 岁。

去年,医疗纪实节目《我的大白褂》中也曾记录这样一幕:刚刚新婚的 27 岁小伙,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最终被诊断为肠癌。

这些令人惋惜的事例无不在说明,开展积极的肿瘤防治措施对降低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肿瘤科张容榕主任特意总结了结直肠癌的科普分享给我们,今天就跟随张容榕主任的脚步来具体说说,让人胆颤心惊的大肠癌到底是啥?

01 结直肠癌的病因

结肠癌患者在早期基本无明显的体征和症状,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及体征如隐蔽性或明显的直肠出血、排便习惯的改变、贫血或腹痛。

因此,需要识别相关的发病因素,以帮助确定哪些人群应进行进一步的结肠镜检查。

在进行筛查前有必要了解结直肠癌的病因便于对特定人群进行密切观察。

结直肠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在关:

①遗传因素;患结直肠癌的危险在普通人群中为 1/50,患者第一代亲属患癌的危险增加 3 倍,为 1/17,一代亲属中如有 2 人患癌,则危险升至 1/6。

②饮食因素;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

③结直肠慢性炎症病患;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息肉病、腺瘤。

④其他;环境因素与结直肠癌有关:如缺钼地区结直癌多,石棉工人结直癌也多。

有文献报道宫颈癌放射治疗可发生直乙状结肠癌(病变潜伏期一般在 10 年以上)。胆囊切除术者患结直肠癌倾向约比普通人高 1.5 倍。

生活方式与患结直肠癌风险升高已受到关注:如缺乏体育锻炼、肥胖等。

02 结直肠癌的筛查

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30.0/10 万的 30 个国家几乎都开展了基于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或结构化的伺机筛查,36 个发病率≥25.0/10 万的国家均进行了人群筛查试点。

我国结直肠癌年龄标化发病率(世界标准人口)已达 23.7/10 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 28.1/10 万,女性为 19.4/10 万。

我国已开展八年的筛查工作,其具体方法如下:

(一)筛查方法

①基于高风险因素的问卷调查: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筛查方法,通过问卷初筛可以帮助确立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进而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

②粪 便 隐 血 试 验(FOBT):FOBT 是结直肠癌无创筛查的最重要手段,包括化学法和免疫化学法。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人群筛查参与率相对较高,研究证实其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

免 疫 化 学 法 粪 便 隐 血 试 验(FIT)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明显提升,更适用于人群筛查。

③粪便 DNA 检测:美国多个权威组织推荐将其应用于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早期筛查。

④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占据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结直肠癌筛查流程的核心所在。结肠镜下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结直肠癌确诊的金标准,镜下切除癌前病变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肠镜可直接观察到结直肠腔内壁,是发现肠道肿瘤最敏感的方法,但结肠镜检查仍有一定漏诊率,主要发生在近端结肠,以锯齿状息肉和平坦腺瘤为主。

(二)筛查流程

①一般人群的筛查

现行全国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中以 40-74 岁为目标人群,但经过 8 年多的实践,发现 40-49 岁个体中检出结直肠癌个体很少。

从全国肿瘤登记数据看,50 岁后大肠癌发病率上升更为明显。筛查目标人群年龄的上限主要参考美国 NCCN 和 USPSTF 大肠癌筛查指南。故建议将目标人群定为 50-74 岁。

  • 多项研究一致证实,免疫法大便隐血检测(FIT)在不降低特异性情况下,筛检的敏感性较化学法大便隐血检测有显著提升。

  • 免疫法大便隐血检测(FIT):建议进行 2 次间隔 1 周的检测。经一项 1020 人的全人群结肠镜金标准对照筛查试验,与 1 次检测相比,2 次间隔 1 周的大便隐血检测可将对进展期大肠肿瘤的敏感性提高 42%。

  • 检测时建议采用优化采样器(具有粪便采样定量和滤过功能,并能阻止血红蛋白降解)。使用优化采样器可显著 (P<0.001) 提高对进展期大肠肿瘤的特异性。

  • 优化采样结合 2 次间隔 1 周的 FIT 检测可明显提高对进展期大肠肿瘤的筛检敏感性和特异性。

②高危人群的筛查

高危人群:腺瘤患者家族史阳性者炎性肠病者。

每年参加结直肠癌筛查 (FIT 每年 1 次)。

03 结直肠癌的预防

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小伙伴发出疑问:到底该如何预防呢?

一级预防,从小做起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戒烟、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可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包括每天锻炼 30 分钟、摄入牛奶、全谷物饮食、新鲜水果、坚果和蔬菜、钙和纤维素。

此外,有药物也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展风险。维生素补充物和激素替代疗法与降低结肠直肠癌风险相关。

但是,对于几种化学预防药物,观察性研究和随机试验都有不同的结果。例如,流行病学和临床前数据表明,较高的维生素 D 和钙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而在一项随机试验中,每天服用维生素 D 和钙补充剂在 3~5 年内并没有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与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有关。

2016 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TF)建议 50-69 岁的成年人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和结肠直肠癌的一级预防,但并没有被其他国家采纳。

二级预防,未雨绸缪

预防结直肠癌最好的方法是结肠镜检查。

虽然具有侵入性,但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有机会直接清除前体病变和早期癌症。

高危人群(例如有遗传或家族风险的人群)、长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有腺瘤或结直肠癌病史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好啦,相信看过我们的科普后,大家都对直肠癌有了一定了解。

在此建议您,如果有相关症状或不适,请及时前往医院肿瘤科门诊咨哦~

作者简介

张容榕,肿瘤科主任医师。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道肿瘤多学科分会 (MDT) 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老年肿瘤分会肿瘤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胃肠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深圳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理事会理事;

深圳市医师协会胸部肿瘤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结直肠癌、胃癌、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新技术。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封面图来源:RF 123 图库

编辑: dxy_lfh6xyg3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医院简介 更多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简介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成立于 1993 年,是一所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9 年启动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 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筹建工作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集团建设工作,2021 年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

  • 陈学群

    口腔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 陈玉华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专业临床工作 15 年,能熟练诊治内分泌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的诊治。 原系广东医学院内分泌科技术骨干,湛江市内分泌学会秘书。

  • 郭端英

    妇产科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科生殖内分泌,女性不孕不育、妇科肿瘤等疾病的诊治

  • 黄战军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院内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和深圳市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冠脉影像与功能学分会委员

  • 贾军

    神经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

  • 李梅笑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医学硕士,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负责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从事神经内科工作 20 余年。深圳市龙岗区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相关专业领域论文数十篇。

  • 林士军

    全科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86 年毕业,医学和英语双学历。深圳市龙岗区「优秀人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呼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呼吸分会理事,深圳市控烟协会戒烟咨询专家

  • 李星智

    泌尿外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亚洲男科学会前列腺诊疗指南编写委员会委员......

  • 潘富林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唐德钧

    普外科主任医师,1987--1992 就读江西医学院,1998--1999 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修学习,1999--2000 于上海长海医院进修学习。毕业后一直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

  • 唐向阳

    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学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王本国

    神经内科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康复医学科主任。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先后于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攻读神经病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 项立

    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消化内科博士,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微生态学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龙岗区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杨肖华

    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在读博士,安徽省医师协会肿瘤消融与粒子植入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临床肿瘤学会协作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介入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