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丝女士是法国一位从事养老服务多年的护理员,2019 年 7 月她在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 《当我老了,我希望……》的公开信,引起全网热议、上千位网友点赞。
多年的养老护理从业经验让她有了更多的切身感受,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长,她更加理解老人的想法,更加懂得工作中的困难源自何处。
她以一位老人的角度,写下了这些「心里话」,迅速获得了大众的关注。欧葆庭在这里把这封信分享给大家:
当我老了,被你们冷冰冰地唤作「老东西」;
尽管我青春不复,日渐衰弱,可我还是希望得到你们的尊重,渴望听你微笑着叫我「芭芭丝女士」。
当我老了,我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快速理解周遭的事物;
但是我依然会开心,也会难过,依然会想去品尝一道菜,
也会讨厌某些东西,依然会懂得自尊,也会感觉到害怕……
当我老了,我的眼睛花了、耳朵也听不清,
但是我还是希望和你们说说话、聊聊天,千万不要把我当成空气。
当我老了,我的脾气变得古怪,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而大怒、时而大哭;
希望你们能够给我一点耐心,不要怪我。
其实,我总是小心翼翼,害怕被你们讨厌、被冷落。
当我老了,坐着轮椅,你推我走过的地方就是我看到的所有风景;
请你不要把我推到一堵墙前让我面壁思过,在你准备推着我出发时告诉我一声,而不是说走就走。
当我老了,也许我吃饭会弄脏衣襟,但是我不想被当成小孩带上围嘴,我想我可以用一块大点的餐巾;
也许我喝水会容易弄洒,但是我不想用形状奇特的喝水工具,我会想念我那只画着猫的漂亮杯子。
当我老了,我不想生活在如医院病房一样冰冷的地方;
我想要柔软的棉质床上用品,想用含有薰衣草香氛的沐浴露,想使用带有玫瑰花纹的陶瓷餐具……就像在家里一样。
当我老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需要你们帮我定时翻身,
但是可不可以在为我翻身之前,轻轻地告诉我,这样我可以有一点点心理准备。
当我老了,最让我痛苦的是连大小便也不能自理;也许用纸尿裤可以给你们减少麻烦,
但是我还是希望尽可能去卫生间,相信你们也会更喜欢我干净整洁的样子。
当我老了,我不会变成一块没有感情的石头,更不是一个可怕的怪物。
我依然是芭芭丝,一个和你一样喜欢美食、喜欢音乐、喜欢聊天的普通的人。
也许我们和法国的芭芭丝女士之间存在着一些文化差异。法国的老年人也会盼望着和子女聚会,但他们不会「全职带娃」、也不会住到子女家中。他们会合理安排自己退休后的日程,休闲度假、参加兴趣社团的活动、打打零工……退休后的生活依然忙碌、有趣。
当然,在这些表面的文化差异背后,在更深层次的生命需求层面,不论哪个国家的老年人都是一致的:渴望被尊重、被接纳、被爱…
中国的老年人喜欢沿用他们退休前的职位称呼,比如「李老师」、「刘工」、或者被称为「陈阿姨」、「张爷爷」之类。使用他们喜欢的称呼,是尊重他们的第一步。只要用心,这个小小的细节就能给老年人带来一整天愉快的心情。
中国的老年人年轻时受限于经济、家庭的负担,往往没有机会发展兴趣爱好,除了工作,柴米油盐就是生活的全部,导致退休后丧失了生活的目标。其实,到老年大学学习书画、乐器,参与广场舞,参加社会志愿者协会等等,都是再次融入社会的方式。
中国的老年人把全部的养老负担都寄托到子女身上。当然,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但是,老年人自己也要接受新鲜事物、尝试寻求社会上可以触及的公共服务的帮助,充分利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街道、志愿者协会等免费资源。
在必要时选择付费服务,比如外卖送餐、网约护士居家护理、居家适老化改造(浴室安装扶手等),购买轮椅或助行器等等。当居家养老无法满足护理需求时,可以去参观一些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慢慢考虑,不用急着做决定。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对老年人来说,「养老」就是一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