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8-03-29
原创

3 万的治疗,只花 100 块就能网购材料 DIY,还要医生干什么?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作死」的患者年年有,只不过,有些「作死」的病人背后,会发现一个让人后背一凉的产业。

越整越坏的牙?

我是一名口腔科医生。

今天,口腔科来了一位 20 岁的病人。口内检查发现 11,21(也就是两颗门牙)牙冠变色,有叩痛,X 光发现 11,21 根尖暗影,口内加 X 光检查诊断为根尖周炎,基本跑不了。

只不过,在我写病历的时候,病人的一句嘟囔引起了我的兴趣——

「现在不是智能医疗时代了嘛,为什么我的牙越整越坏了呢?」

饶有兴趣的我就接着问了病人的病史,病人说,曾经在最大的购物网站上购买了「定制化矫治器」,自己做「整牙」。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也行?

上千位受害者

我们在大家比较熟悉的中文在线购物网站上简单查找了一下。

3 万的治疗,只花 100 块就能网购材料 DIY,还要医生干什么?

这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市场,价格基本上在百元左右。从销售记录来看,已经有上千人在使用这些产品。

上千人,每个患者情况千差万别,如何仅靠同一个产品就能完成牙齿矫正的呢? 

正畸矫正需要正畸医生测量患者模型及 X 光片,分析得出数据制定治疗方案,在粘托槽或者做隐形矫正时,尚且需要四手操作,岂能简单地把模型寄给一个工厂然后就能做好所谓的定制化矫治器呢?

更有甚者,一些商家甚至不需要寄送模型。

这些销售的矫治器,其实只能算是牙齿正位器。

正位器只能对牙位进行微小的调整,并不能替代正畸治疗。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商家往往都把自己的产品吹得特别神奇,号称不用去医院就能实现牙齿矫正。

但在医生看来,这可谓置患者健康不顾。

不是个案

除了正畸之外,补牙也没能幸免。

3 万的治疗,只花 100 块就能网购材料 DIY,还要医生干什么?

一则旧闻

我们搜索了一下,发现了一个更可怕的现象。

3 万的治疗,只花 100 块就能网购材料 DIY,还要医生干什么?

在搜索中显示,「自己补牙洞」同样有大量商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搜索中出现了「广告」和「旗舰店」的身影——入驻资格审查、广告审核、市场监管,在这个时候,统统「识趣」地失踪了。

2008 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曾经给谷歌开出过 5 亿美元的罚单,因为谷歌广告平台的员工会协助一些公司出售非法处方药(包括类固醇激素等),即使谷歌有自动屏蔽系统,这些内部员工还是会帮着这些公司「绕过」政府的监管。

是不是有点眼熟?

牙套等口腔科材料和器械,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必须向有关部门申请备案才能经营。

而在《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中则有说明:销售给消费者个人的医疗器械,应当是可以由消费者个人自行使用的。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平台上的医疗器械销售行为及信息进行监测。

而在这里,医疗器械变成了可以自由下单的产品,是不是「可以由消费者个人自行使用」、平台如何监测,则无人关心。

为什么这种东西会有市场?

因为穷。

「不用去医院」、「百元完成正畸」,与正规的隐形正畸治疗全程费用 3~5 万甚至更高相比,这中间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诚然患者想自己 DIY,还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不想去医院、社交恐惧症,或者童年对牙医产生了阴影等等。只不过,现在的科技还没能发达到不靠医生的程度……

DIY 治疗可能会成为现实,但不是现在。

某国际隐形矫正大厂参股的一家公司曾经进行过一项尝试,内容是绕开临床正畸医生,让患者自行取模然后寄送隐形矫正方案。这种尝试受到了国外正畸医生的抵制。

然而,口腔数字化模型已经非常地流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在不久的将来,自行 DIY 矫正可能确实会成为现实。

只不过,这和我们眼下看到的这些制造麻烦的小作坊,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