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11-10
原创

浙医四院·三周年志:打造让老百姓放心的好医院

10 月 31 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3 周岁了。这所最年轻的省级公立医院能落户义乌,实属不易,她是浙大第一家在异地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浙医四院·三周年志:打造让老百姓放心的好医院

10 月 31 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医四院)3 周岁了。这所最年轻的省级公立医院能落户义乌,实属不易,她是浙大第一家在异地建设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是我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践行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也是全省首批医保跨省联网结算试点医院之一,承担着浙中区域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的省级医疗服务的新期待。

这三年来,浙医四院在义乌市委市政府和浙江大学的深入合作和统筹推进下,无论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还是教学科研、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医院以人文医院建设为引领,以打造国际化医院为目标,一直致力于打造让老百姓放心、满意的国际一流医院。

家门口的省级医院 不止方便这么简单

义乌人看病爱跑杭州,从一趟早班列车就能看出来:一节车厢里,经常一大半乘客都是去杭州看病的。浙一医院的心内科主任朱建华兼任了浙医四院的心内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隔一周来义乌坐诊半天,他的病人就有不少是从义乌赶过去的,今年 55 岁的李忠华便是其中一位。

李忠华是东北人,在义乌经商 20 多年。因为脑动脉、心血管等都有硬化现象,以前经常要跑浙一、浙二医院。如今,朱建华定期会来四院坐诊,老李就再不用跑杭州了,「专家号很难挂,以前凌晨 3 点就要去赶车,一去就得折腾一整天。现在好了,开车 20 分钟就到四院。不仅找朱医生看病方便了,以前看诊的好几个医生也会来义乌。亲戚朋友看病,我都推荐他们来这里。」   

电话先预约,提前半小时来候诊,之后进入单独诊间,可以向医生细细询问,开了处方后,拿着市民卡(医保卡)在每一楼层的结算台或自助机器上付费(8 月起还能刷支付宝),随后去取药。「整个过程都很方便,几乎不用怎么等。如果不会用,现场有医务人员或志愿者帮忙。一人一诊间,没有其他病人挤在医生旁,也能问得更清楚。在卫生院等其他医院检查过的单子,没必要的不会让你重复检查。这样看病不焦虑,人都舒爽了一大半。」老李对浙医四院已经熟门熟路,「医院里还经常办各种免费的医疗讲座,没事来听听,有益健康。」  他对医院的人性化服务赞不绝口,「半个月前刚去住过院,每个过程都有人指导,不用到处问。做检查会提醒准确的预约时间,护士医生都很细心,我们就很放心。」就如老李所言,来到四院,一些服务细节特别暖心,比如取药大厅设置了母婴室、门诊服务中心提供老花镜、儿科输液大厅配备小床等,都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了四院的人文关怀。   

有 20 多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龚美昌需要常年吃药,「之前每天要吃四五种药,血压有时还忽高忽低,不是很稳定。」今年上半年,由于出现脚部浮肿,他到浙医四院检查,医生诊断可能是由于高血压药引起的副作用,给他换了一种药,结果没几天就消肿了,血压控制得也不错。「这种药在卫生院买不到,幸好四院可以开三个月的连续处方,省了不少麻烦。」他说,在四院看病,带张市民卡就够了,不需要病历本,医生对他的过往看病史一查电脑就知晓,「比我自己还清楚。」在四院,每位就诊的患者都有一个完整的健康档案(病历电子化),记录着每次就诊情况及相应诊疗,为医生诊断提供了翔实的信息支撑。

为四院点赞的还有 81 岁的金兰娇,她在海南退休,回义乌老家后,每次看病都得自己先垫付住院医疗费用,等积攒起一堆发票,再委托海南的战友去当地医保部门报销,十分麻烦。今年 7 月 25 日,她直接在浙医四院医保跨省联网结算专窗结算住院费用,成为浙中地区首个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实现直接刷卡结算的病患。这得益于浙医四院被列入全省首批医保跨省联网结算试点医院之一,让长期在省外生活、工作的义乌市医保参保人员和居住在义乌的省外参保人员可就近住院治疗,不再需要「全额垫支、回家报销」了。

浙医四院在义乌落地,还给市民带来了不少特有的「福利」,比如在血液科主任黄健的争取下,中华慈善总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 GIPAP(格列卫患者援助项目)/TIPAP(达希纳患者援助项目)浙中地区唯一发药点落户到了四院,义乌及浙中区域获得援助的患者就不用再跑杭州领药了。

在杭专家团倾力援建 多项医疗技术填补浙中地区空白

除了便捷,对患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医疗技术。相比其他附属医院,浙医四院占尽了人才下沉优势,浙大举全校之力,采取综合性附属医院「科对科」援建、专科医院整体援建的办法,由在杭的各大医院援建学科主任(或援建医院负责人)兼任四院相应的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并委派相应学科副主任到四院担任执行科主任,组建形成「学科带头人+执行科主任+高年资骨干」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带动四院学科、医疗技术、科研、教学整体快速提升。换言之,浙医四院几乎每个科室都由在杭最强的学科带头人领衔,有疑难杂症或高难度手术,可请在杭专家会诊或直接到四院操刀,也可通过浙医四院开绿灯,送杭就医。

今年 4 月,60 岁的龚阿姨因为气急胸闷到浙医四院就诊,检查后发现她胸内有中等量胸腔积液,还有心衰表现,需作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以往这类手术患者一般会选择去杭州或上海的大医院开刀,浙医四院邀请了学科带头人、浙一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鸣主刀,他是业内公认的心脏瓣膜手术领域的全国十大名医之一,还带来了心血管麻醉科、重症监护相关负责人等浙一最强团队,消除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最终这台心脏「换瓣」手术顺利完成,这也是浙医四院首台心脏直视手术,意味着今后该院可常规开展此类手术。对患者而言,在家门口手术,省去来回奔波,家属又方便照顾,实在再好不过。

浙医四院·三周年志:打造让老百姓放心的好医院
心脏直视手术

而类似高难度的手术,依托省级医院及浙大的人才、学科、技术等优势,浙医四院都在一一开展。如脑部巨大肿瘤的微创手术技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CT 引导下肺肿物射频消融术、药物洗脱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的外科处置等手术,均开创义乌地区空白。房颤冷冻消融治疗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三叉神经痛治疗、普外科肿瘤射频消融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骨科关节置换术、(whipple)无血肝切除术,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治疗等技术最近也常规开展,部分填补浙中区域医疗技术空白。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今年 8 月,备受各界关注的一名水栓塞患者浙医四院康复出院。这位二胎妈妈产后持续大量出血、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以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凶险万分。送入四院后,也是经历了九死一生。这次危重患者救治,也凸显了浙医四院多学科联合诊治优势,也是对该院医疗水平的一次检阅。

小病进社区  大病到医院 共建高水平浙医四院医联体

浙医四院放射科阅片室,经常可以看到来自义乌其他医院的放射同仁,来这里进修学习,短的半个月一个月,时间长的半年一年之久。城西卫生院的小周就是其中一个,科室里经常上演「言传身教」的一幕。浙医四院放射科医生金文伟走进阅片室,开始审核城西卫生院传来的片子,边看边对站在一旁的年轻医生说:「小周你看,腓骨是有骨折的,正位上虽然不是很明显,但你看侧位,这里骨皮质欠连续,周围软组织肿胀。以后你看这类片子一定要注意,防止漏诊。」一旁的小周不时对着金老师点头致谢。「我是带着自己医院的片子来进修的,学习、工作两不误。我们基层卫生院目前很少接触 CT、MR,以前在 DR 上看,一些肺部结节看上去不起眼,感觉问题不大,但看了这里 0.75 mm 扫描的 CT 后,非常惊讶,显示出来很多恶性表现,以后再也不敢小视类似的肺部结节。」小周说,来四院进修这段时间,收获很大,不仅从专家名医处「偷师」,还有机会接触浙中地区顶尖医疗设备,实属难得。

据悉,像周医生这样在浙医四院放射科进修的医生还有不少。依托浙中医学影像中心,自 2015 年以来,浙医四院已培训数名来自廿三里卫生院、城西中心卫生院,义乌二院的放射科医生。同时,浙医四院还通过网络远程会诊和学习平台,积极践行「传帮带」功能,浙医一院、浙医四院、义乌中医院、义乌二院等多家医院连接同一个平台,进行疑难病例的阅片讨论、学术交流等。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与义乌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建浙医四院医疗联合体,助力义乌打造「浙中医疗高地」。该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培育形成以医联体为载体,辐射周边县市的医共体模式。目前,浙医四院与多所卫生院、社区卫生室等共建心脑血管病联合门诊、慢阻肺分级诊治小组、康复科和口腔科帮扶、检验中心建设、影像中心建设等医联体建设体系,开展医院自助机进社区、社区特设号源,义诊及健康讲座活动等,三年来,已开展 70 余次大型义诊活动,近 200 场健康讲座,还通过业务指导、专科帮扶、建立联合病房等多种形式试点,开展基层卫生人才综合培养,全科医生培训,共计带教培养 29 位医师、技师等进修学习,双向转诊病人达 15000 余人次。

浙医四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浙江大学校党委书记邹晓东的要求,共建高水平浙医四院医联体,既要坚持「高水平」,切实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也要坚持「补短板」,切实提高造血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要着眼「可持续」,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共享优质医疗服务的获得感。四院将利用自身学科、人才等优势,全力打造真正有特色的大医联体,助力构建分级诊疗新模式,提升基层卫生人员诊疗和服务能力,让患者基本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

浙医四院·三周年志:打造让老百姓放心的好医院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