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06-05
原创

请急会诊动动嘴,赴急会诊跑断腿

在临床上,兄弟科室都是唇齿相依,请会诊请的是专业知识,也是一句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一日,我跟同医院一位心内科医生闲聊:「听说心内科医生很怕被叫急会诊?」「嗯,因为被叫太多了啊,一点点事情就叫会诊!」

不得不说,临床上有时请的不是会诊,是安慰。下面这则听来的往事,读了让人哭笑不得,却是真人真事。

某年某月某日某医院,某心内科医生值班期间接到紧急会诊电话:病人开刀术后,心电监护提示「室颤」。

遂起床更衣,飞奔而至,见病人吃吃喝喝,有说有笑,床旁监护仪屏幕中心电基线峰回路转,告知外科同事: 此系干扰!协助其重新更换电极贴片,心电波形立即正常。

外科仍担心「室颤」风险,坚决命其写处理意见,遂赠十字:双手多做工,大脑多思考!

会诊本是为解决医学中世界性难题而生,但现在本身倒成了世界性难题:原本庄严肃穆的事情,而现在,因为愈发严谨的医学处理流程和愈发紧张的关系,急会诊偶有被滥用的情况,成了部分医生分担责任和撇清责任的挡箭牌。

如果说会诊已经成了医生沉重的翅膀,那么相当一部分的「急会诊」请的是安慰。

随时 call「急会诊」

「急会诊」并不可怕,凡遇到真正的危急重症,会诊理所当然。可怕的是急会诊指征把握不严,导致急会诊泛滥,正所谓「请急诊动动嘴,赴会诊跑断腿」!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必要性急会诊」,本来可以请平会诊协助解决的慢性疾病,家属每天着急慌忙、暴跳如雷,恨不得自己的就是 VIP 。

这种会诊要求就带有明显的安慰性质,打电话通知其它科室急会诊并不妥,这种情况下,由管床医生发动自己的私人关系去联络会诊医生更合理。

行医之路总有无奈,会诊只是其中之一,正如我们知道,有时会诊是「程序需要」,而非「专业需要」。

跑断腿,白菜价

除了指征宽松、专业无关等问题外,会诊让人疲惫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会诊的价值并未被体现。

急会诊的技术含量应该更高,多数还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且医生需要第一时间奔赴各个科室,但会诊费与已经上涨的挂号费相比,少得可怜。

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急会诊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才能出任,但风风火火在医院赴急诊一天,每例的费用是 20 元。而这 20 元会诊费并非直接给医生。

因为这属于治疗费,医院会按照奖金分配系数,将其中的四分之一再次分配到会诊医生所在科室。科室在进行奖金二次分配时,会将其进行平均分配。更直观地说, 5 元的收入会有 50 人来均摊;算下来,笔者连「五毛党」都不如。

理想的急会诊费用,不应该低于专家门诊的挂号费;且在分配制度方面,也要能体现个人劳动价值。如果将急会诊费用提高至 200 元/人,且收入归于会诊医生,那会诊所引发的不平情绪,能得到很大缓解。

归根结底,能用钱解决的都是小事儿!

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现在的 20 元会诊费都是医保并不负责的自费项目,如将其再次提高,病人会答应么?若改成医保支付,医保又会答应吗?

会诊前先 check 下

说了这么多,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临床上会诊指征不严,医生跑断腿」的现状。这也能理解,毕竟「急会诊」指征有时很难从专业的角度去衡量,不同科室的同事间,大家都会有需要进行专业帮扶情形。

那如何减少无意义的急会诊呢?笔者在反复跑腿会诊、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参考:

请急会诊应该知道的指征

请急会诊动动嘴,赴急会诊跑断腿

请急会诊动动嘴,赴急会诊跑断腿

会诊仅能评估手术风险

手术是否具备风险,通常在术前,外科医生会请内科医生来评估风险,但是内科医生只是协助进行手术风险评估的,他们绝非是手术审批者。

围手术期:让患者参与决策

相互合作的「围手术期团队」是围手术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应该让患者参与这种合作关系,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和目标,促进决策共享。

最!重!要!的:要沟通交流

每次会诊中,我都经常与请会诊科室的医生平心静气沟通,并反复强调哪些情况是需要请会诊的,哪些是不需要请急会诊的;哪些会诊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免耽误诊治时机的。经过反复的沟通、交流,专业上的认知会逐渐趋于一致,会诊指征的把握会逐渐好起来的。

毕竟世界上从没有哪个国家和医学会为了会诊提出相关指南和纲领性文件。

在临床上,兄弟科室都是唇齿相依,请会诊请的是专业知识,也是一句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