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05-31
原创

厌倦与患者打交道?这可不是小事,赶快学学怎么调整吧

巴林特小组是一种工具,用好了肯定有效。而如果你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根本,不用巴林特小组,也是没有问题的。

有位年轻医生,最近特别不想跟患者打交道,总是很不耐烦,有时候还发脾气。不过他也知道,这样肯定不利于医患关系,说不定哪天医生和患者脾气都很差,三言两语不和,就可能酿成冲突。

该如何调整这种不良的情绪,从而让自己平静下来,能够与患者好好沟通呢?

他请教了广州市脑科医院精神科的副主任医师林鄞,我们一起来看看林医生是怎么回答的吧。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最近跟患者沟通让我感到特别疲劳。自己总是表现得很不耐烦,有时候还会发脾气。事后也觉得这是不对的,应该对患者多一些理解,可就是很难做到。请问这种情况可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我最近听说一个概念叫「巴林特小组」,据说能够帮助医生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最终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这种模式真的有效吗?

林鄞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脑科医院

你好!非常高兴能看到有内心冲突的医生。有冲突,说明有内省,这是进步和提升的源动力。

很多时候,医生面对的问题,远远不只是疾病这么简单。心灵的沟通,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是不相上下的。

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九成以上都是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特点,就是很难一次性就解决。很多患者需要和症状共存。也就是说,治疗症状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任务,让患者学会和症状共存,同样非常重要。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你就不太容易感到厌倦。有时候,患者和我们诉说,并不一定是需要我们解决症状,而是希望我们「倾听」症状。

您提到的「巴林特小组」,一般由十个人左右组成。最初是由精神分析的人员发起,目前主要是针对医患沟通来开展的。

就我个人的经验,医患沟通,本质上是调整自己和患者的(情绪)平衡。应该合理利用共情,引导好双方甚至是多方的情绪,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就我的经验和理解,巴林特小组,主要还是针对医护这一方,它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好自己的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和所为。最终,能够让我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去与患者进行交流。有了良好的心态和正常的情绪,大家才能够好好地谈其他的问题。

巴林特小组是一种工具,用好了肯定有效。而如果你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根本,不用巴林特小组,也是没有问题的。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