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03-31
原创

当你老了 敢找徒弟们给自己看病吗?

编者按:偶尔你是否也感慨,学医的一代不如一代?扩招、降分、调剂、文章课题导向论,优质人才、精力稀释,这样下去的结局会怎样?病例,是一名医生从业的最好见证。临...

编者按:偶尔你是否也感慨,学医的一代不如一代?扩招、降分、调剂、文章课题导向论,优质人才、精力稀释,这样下去的结局会怎样?

病例,是一名医生从业的最好见证。临床基本功,是任何学历和论文无法替代的。

逸事

读书时候,我曾在北方某医院见习,道听途说甚至亲眼目睹了一些悲剧。

那年医院普外科招了一名上海某大学毕业的外科博士。他的导师是国内知名的业界大腕,应聘时,各种科研项目和 SCI 文章写满了个人简历。医院引进博士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北方小城中,报效家乡父老的名头,令他一时风头无两博士入科后,科室主任安排他跟随某副主任医师熟悉业务,遭到拒绝。空降兵式的心态,让他决定自己带领独立的医疗小组。

悲剧就此开始:第一台甲状腺手术便大出血,匆忙止血中,损伤了喉返神经。不依不饶的家属找医院讨要说法,最后得到 30 万的赔偿,并拿这笔钱在医院旁边开了家饭馆,生意异常火爆。

那年在学校附属医院也发生了类似问题。

刚毕业的外科医生为一个反复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实施了胃大部切除术。手术还算顺利,但术后不久又开始出现顽固性溃疡。病例讨论中,老专家一句道破天机:该患者血钙水平一直都高于正常;血钙是溃疡常见病因,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血钙升高的源头之一。

接下来的故事,充满了套路。

超声提示甲状旁腺腺瘤,降钙素水平也异于常人。三下五除二,甲状旁腺腺瘤便被切除,消化性溃疡得以自愈。

后来这种事情大家就司空见惯了,我遇到过夜班请急会诊要求帮忙抽动脉血气的,也碰到过夜班病人心脏骤停,医生吓得手足无措,本院会诊医生无法及时前来,最后竟自己打 120 请求支援的。

这种事情不是笑话,如果我们把它看成笑话,才是最大的笑话。

钩沉

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我发现身边的人,完全换了一种对话语系。

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多数都把「科研」「SCI 论文」放在嘴边。实习期间,一群同学围住带教老师讨论病例,大家相谈甚欢,甚至连午饭都错过的情形,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华西对我影响最深的带教老师是消化内科杨锦林,一个干净利落,从不虚头巴脑唱高调的美女教授。

杨老师没有太多的头衔、课题、论文,她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把每一个危重、疑难、有趣的病例刨根问底。她向我展示过自家的收藏:华西消化内科疑难病例复印件!她会把自己经手过的病例整理并且复印出来,装订成册,放在家中当小说和故事来读。有时,这些病例会令人会心一笑,有时,会令人沉痛不已。这是真正喜欢研究临床、钻研临床的人才会有的「无聊」之举。

病例,是一名医生从业的最好见证;临床基本功,是任何学历和论文无法替代的。

当我们像福尔摩斯一样将疑难病例侦破、像战士一样让危重患者转危为安时,临床医生独有的那份喜悦是其它任何事情所代替不了的。

片面地否定论文与片面地强调论文一样,犯了相同的错误。没有人会反对医生写文章,因为经验教训、心得体会、假设与构想、立场与争鸣,都需要文章来呈现。

但我们不能否认,那些只写菜谱不去掂勺的胖子,终究是成不了好的伙夫。

知行合一:工具书

每年的研究生来报道时,我都会指定一些参考书目让他们「购买」来阅读,甚至有时会要求一些基础很差、愚钝或散漫的学生去『抄书』。

虽然有人说:「书非借而不能读」,图书馆借来的书,多数是拿来睡大觉,等过了还书日再缴滞纳金。但专业书必须要自己买。知识只有投资才能真正被自己重视,这种投资既包括精力、更包括金钱。

读图时代,总有人想要省钱看电子书。但我总是劝他们:  别指望自己会对医学电子书怀有持久热情,它们在电脑里面的吸引力远不如电影。也有人反对读书,因为工具书更新太慢,跟不上临床指南。我不反对指南,但指南仅仅是一个能规范疾病治疗方案的纲领性文件,但对诊断思路及细节的帮助甚微。

近四年来,我为学生们买了很多书,也在医院办公室丢了几千块钱的书,就连我读大学期间那本处处涂鸦的《内科学》都被人「收藏」了。

我现在仍然可以清楚的背出那些久假不归的工具书:

《临床超声心动图学 (第二版)》

《超声心动图诊断思维解析》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 (第四版)》

《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学卷 (第二版)》

《超声医学 (第六版)》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 (第六版)》

《Braunwald 心脏病学 (第七版)》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 (第二版)》

《实用内科学 (第十三版)》下册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图谱 (第二版)》

《On Call Cardiology》

《心电图学》

《实用超声心动图学》

《Diastology》

《Practical Perioperativ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我在微信群里面发了多次群公告,希望将书带回家的同学可自觉归还,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自承其事。我虽然不知道这些书被谁拿走,但可以肯定绝非负责清理卫生的环卫大姐所为。

知行合一:有所思

我的师父说过:作为心脏介入医生,每天只在流水线上出力,而不去主动思考总结的,根本对不起自己身体流出来的汗水、吃进去的射线。

很多时候,在你主动去寻找之前,敌人根本就不存在;在你去主动总结之前,经验也根本不存在。笔记是一定要写的,再好的记性也比不上笔尖的深刻。

每当遇到疑难、复杂、危重病例,我们的医疗小组内都要做成笔记和教学查房课件来宣讲,偶尔也会网络推送与大家分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受益最大、成长最多的还是整理者自己。

天朝行医,有山川之险、有城府之严,我们要让每一次总结与成长对得起自己所受的委屈。在我的公众号中,「查房实录」系列记录的便是我们在平时工作学习中总结的疑难病例。

我喜欢和高个儿的人在一起,和高个儿的人在一起,我才不会驼背。

在 SCI 的夹攻之下,国内医学期刊确实举步维艰。大腕们的优秀文章走出了国门,平时他们也忙于应付各种讲座,不再殚精竭虑苦思冥想,也很难写出能够敲痛时代、传之久远的经典工具书。

国外优秀期刊不少,但并非所有医生都能看得到、看得懂。所以,我一直向学生们建议:别小看国内学术期刊,它们的病例讨论同样可以精彩纷呈。

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国内杂志发表的研究几乎不去关注,但病例报道和病例分析,却不愿错过。

我平日翻阅众多国内医学期刊(如《中华内科杂志》),其中「临床病例分析」专栏是我的最爱。不同于个案报道,他们以抽丝剥茧、步步推进的讨论为亮点,涵盖了大内科所有学科,总有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病例讨论。

迄今为止,我总结了近十五年它们发表的所有疑难病例,闲暇之余,我都会取出来一本津津有味地研读。每当翻开这些大内科病例,便觉得自己又成了一名真正的内科医生,而不只是一个心内科医生,一个搞心脏介入的电生理医生。

月旦评

某月某日,我和成都几位心血管前辈吃饭。酒酣耳热之际,一位科主任突然说:「当我老了,病了,愿意邀请你担任我的主治医师」。我觉得很幸运,因为,这是同行之间最大的褒奖,是无上的光荣。

身处教学医院,我所遭遇的最大困惑是:现在有些研究生和规培生,一问三不知,再问全不知;有些研究生的优点是「一点就通」,缺点是「不点绝对不通」。为了应付考试,他们也看书学习,但是这种学习缺乏「激情」。

简言之,没劲!

医生的队伍,学历越来越高,生产的文章越来越多;但扪心自问:我们培养了更多真正名副其实的名医了吗?假如一群从事临床的人,都不真正热爱临床,不真正懂临床。若干年后,当我们老了,还敢找自己的徒子徒孙给自己和家人看病吗?

是时候想想我们的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了。

不吐不快:职称改革,革了英语你就轻松了?做梦!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